如何看待基金赎回潮其他

翟洪生 2023-03-02 07:11

投资者对于赎回这一名词的接触可以说是与开放式基金的诞生开始的。在此之前的封闭式基金交易时代,投资者是通过分红来享受长期投资基金的硕果,通过二级市场的转手来实现对基金的优胜劣汰的。

对于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目前不仅是投资者带着负面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包括基金管理公司本身在内也都不能泰然处之。无论是去年四季度组合公布时,不少公司对于基金份额的"语焉不详",还是新近几家分红公司的"避之不谈",无一不是因为净赎回这一因素。看来需要纠正观念的不仅有投资者,还包括我们的基金管理公司。

随着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赎回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就如同是储户从银行取款一样的普通。有效的流动性自设立之初就成为了开放式基金的一大优势。当人们开始真正习惯这种投资方式时,短期内的赎回也就不会再让人感到"如临大敌"了,而靠一时的"瞒而不报"来维护形象是幼稚的做法。正因如此,有关开放式基金应该增加定期(如一个月)公布最新投资规模的呼声日益增高。这既是投资者判断的依据之一,也是基金信息披露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开放式基金正面临整体赎回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市场部人士在反思这一现象时认为,机构投资者资金调度的考虑、包括机构投资在内的投资短期化倾向明显、非市场化销售、投资策略和投资业绩的不获认同、对市场牛熊市的判断等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而在新公司、新基金不断加入竞争的背景下,一定程度的客户分流也是一些老基金规模缩小的一个因素。

当人们带着怀疑的目光来看待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时,以下两个现象值得注意:首先,开放式基金总体规模在增长。这反映出尽管有疑虑,但基金理财模式还是得到了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的认同。据统计,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开放式基金的总数已达到了20只左右,并且还在进一步增加,规模也从最初的三只基金100多亿份发展到如今的500多亿份。换言之,尽管各方对于这一金融品种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褒少贬多,但在批评声中开放式基金仍在稳定地扩张。

延伸阅读
  • 海外投资基金融资特点

    (2)投资基金不能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避免了投融资双方利益失衡,融资方资产流失及丧失控股权等弊端。外国直接投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一、国际直接投资超

  • 券商、基金设境外经营机构新规:禁止从事与金融无关业务

    随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不断推进,规则体系也在持续搭建。5月4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设立、收购、参股经营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

  • 车祸致工伤可申请基金先行支付

      职工王先生两个月前因在下夜班回家途中遭遇车祸,花去医疗费用3万余元。经交警部门认定,肇事者李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但由于李某逃逸至今下落不明,导致他无法向李某索赔。他听朋友说,《社会保险法》第42条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