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调解的可以调解离婚吗婚姻家庭

深圳律师 2022-02-02 04:59

庭前调解的可以调解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2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一)、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由此可见,做好离婚案件的调解,是法律程序要求。

夫妻离异已经不单单是男女双方的事,它必然关系到双方的家庭、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在离婚诉讼中,虽然法院在解除婚姻的同时,对孩子的抚养进行了判定,但由于双方矛盾深,有的在庭审中互相指责,有的在判决后互相刁难,有的长期躲避执行并拒付抚养费,有的则设置障碍阻止对方探视子女,更有甚者在子女教育中丑化对方形象,破坏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直接影响了子女的健康成长。而庭前调解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不经过开庭程序,可以减少庭审中的矛盾与对抗,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二是容易调解和好,由于庭前调解不拘形式,可以法官调解,可以邀请亲朋劝解,可以背靠背找矛盾,也可面对面做工作,容易取得彼此谅解,使得双方和好。三是协议便于履行,由于调解是出于自愿,双方对结果也认同,使得协议不仅当即或如期履行,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障碍。

调解内容

在进行调解时,审判人员必须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法对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宣传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对有过错的一方进行批评,对无过错的一方进行疏导。

调解开始后,应首先做好调和工作。感情尚未破裂,但双方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及时判决不准离婚;

双方感情确己破裂,没有和好可能的,则应做好调解离婚的工作,当事人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及时判决准予离婚。

调解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并不是指当事人非接受调解不可。对离婚当事人进行调解,也必须坚持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一方面,必须双方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而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另一方面,所达成的协议内容必须是经说服教育并由当事人民主协商的结果。

其次是要调节多长时间呢?离婚案件一般是适用简易程序,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会审结,适用普通程序的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会审结。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内容,庭前调解的可以调解离婚,如果双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如果调解成功的,可以以调解方式结案。要是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们律聊网的律师进行咨询。

延伸阅读
  • 离婚诉讼中要怎样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1)提出申请的人必须是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2)须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在程序上应该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

  • 离婚证据怎么取证

    离婚证据的取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证明夫妻感情破裂方面1.分居证据。可通过租房合同、居委会证明、物业证明等,证实双方分居的时间和状态。例如,居委会工作人员见证夫妻长期分开居住的情况说明就有一定

  • 离婚申请财产调查取证应如何做证据

    在离婚申请财产调查取证时,可从以下方面获取有效证据:(一)银行存款方面1.若知道对方银行账号,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令,查询账户交易明细。例如,打印出一定时间段内的存取款记录、转账记录等,这些可以反映出夫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