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二者区别合同纠纷
两者的词义看其所侧重的感情色彩与重点方面均有所不同,“欺诈”侧重的是行为方式与性质,而“诈骗”则更为注重行为的目的与结果,与欺诈相比诈骗的范围相对较窄,其不仅有以欺骗手段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还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的犯罪目的;
而欺诈的范围则较为广泛,其有编造虚假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的欺诈行为并意图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但却不要求具有犯罪目的即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两者比较,“诈骗”的感情色彩及道德评判相比而言比“欺诈”更强。
《民法通则》与《刑法》对欺诈与诈骗也作出了相应的区分。《刑法》相关罪名中使用的“欺骗”、“欺诈”与“诈骗”,当该罪名上使用“诈骗”时则已具有犯罪目的,例如《刑法》中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以及金融诈骗罪章节中第192条至198条规定的8种犯罪,要么在法律条文中直接使用诈骗、骗取或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并未使用欺骗或欺诈等词汇。
而对于刑法中犯罪的成立条件不要求其目的性时,如第175条的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及第160条的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等均未使用“诈骗”一词。因此,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构成诈骗罪的成立条件之一,反之,不具有该目的则构成欺诈类犯罪。民法及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条款均规定为欺诈,可见刑民法律关系中的欺诈都不包含非法占有目的,故符合诈骗的犯罪仅仅是欺诈犯罪的特殊形式。
合同民事欺诈
我国民法及合同法等法律条文中对欺诈均作出了相关的规定。
最高法在《民法通则》第68条中规定,行为人故意编造虚假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导致相对人陷入错误并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该行为则为欺诈。
其次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相关的服务或商品时存在欺诈,消费者主张权利要求其赔偿时,则所赔偿数额应为消费者接受服务费用或购买商品价格的一倍。该规定形成了民事欺诈惩罚性的赔偿模式。
在《合同法》第52条,行为人以胁迫或欺诈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致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害的合同无效;第54条之规定,行为人以胁迫或欺诈的手段,使相对人违背其内心意愿而与之签订合同,损害方可以请求对该合同予以变更或撤销。
以是否侵权为标准划分民事欺诈行为,包括侵权法中的欺诈行为与法律行为制度中的欺诈行为两种情形,侵权法中的欺诈主要承担的是违法责任,法律行为制度中的欺诈主要体现的是行为效力,而合同民事欺诈属于后者。
合同民事欺诈一方面以签订、履行合同使其行为表面合法化;另一方面以骗取财物的手段诱使相对人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其违背了诚实信用与意思自治,利用合同获取非法利益,掩盖对方侵权的本质。
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指刑法第224条之规定,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手段,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采取的手段是指以下情形:
(1)冒用身份或虚假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的;
(2)行为人以伪造、变造或作废的票据等虚假证明作担保的;
(3)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先以部分履约的方法,诱使相对人继续签订合同并履约;
(4)收取相对人支付的定金、货款等财物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概括性规定。
合同民事欺诈为合同诈骗罪未达到刑法规制的状态,而合同诈骗罪则是合同民事欺诈的犯罪化,两者均存在编造虚假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不同程度上的欺诈行为,主观心态上均为故意,合同民事欺诈仅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合同诈骗罪则最终为骗取他人财物。
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
对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比较,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位阶性,如果该行为成立合同诈骗罪,则必定也构成合同民事欺诈,两者主要体现在主观的超过要素“非法占有为目的”与“危害后果”。
如果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故意内容,但涉案金额尚未达到刑事立案的追诉标准,则其仅能构成一般的合同诈骗行为;如果行为人获取“数额较大”的不正当利益,但却仅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则认定该行为是合同民事欺诈。
只有当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欺骗行为,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
成都警方通报一起招聘诈骗案:公司负责人高某(男,24岁)被刑拘
7月18日,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7月17日,我局在工作中发现,位于锦江区总府路2号的某外省无忧零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都第二分公司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兼职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到
-
网红多肉饱饱关联公司被执行1661万
据报道,近日,多名网红举报“多肉饱饱”诈骗,其长期伪装富婆人设,自称“覃海洋未婚妻”骗取信任,伪造合同骗合作,并向多人借款。事发后伪造房产证抵债,受害者已报警。目前其社交账号全部转为私密。据多名网友发
-
网红“多肉饱饱”被指涉诈数亿元,曾自称覃海洋未婚妻,赠覃海洋名表均为假货
7月17日报道,多位网红直播时吐露,自己被“多肉饱饱”诈骗,已报警立案。爆料称,多肉饱饱长期伪装富豪形象,声称家族背景显赫,入股知名传媒公司,拥有多处房产豪车。还曾自称“覃海洋未婚妻”,骗取身边人信任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女子产后撞见男友车内出轨!将第三者拉下车殴打被拘7天,又遭对方起诉……07-18
- 男子为卖淫女介绍嫖客发生性关系,从中抽成!获刑07-17
- 男子自称是工行一支行负责人,实名举报妻子出轨健身教练!07-17
- 女孩在飞机上分娩产婴,警方回应:双方均为16岁且自愿发生关系,不涉刑案07-17
- 9岁男童与生父继母出行1000公里,被安排蜷缩在后备箱07-17
- 男子带病妻跑车三个月收到200多张鼓励纸条贴满车顶,女乘客:以后找对象就找你这样的!07-17
- “父亲死亡80万赔偿金打给姑父”,有什么问题?07-14
- 结婚1年离婚40万陪嫁被判为共同财产07-13
- 娃哈哈宗馥莉陷资产纠纷 原告自称是同父异母弟妹07-13
- 争夺21亿美元遗产 娃哈哈宗馥莉“同父异母三兄妹”出现07-13
- 婚礼大屏惊现20秒不雅图片!新人颜面扫地,谁该负责?07-13
- 新婚妻子彻夜不归,男子急了!女方辩称:去前男友小区是做瑜伽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