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不胜防丨警惕这4种骗术!老年人最容易把持不住法律顾问
电话诈骗、网络诈骗、保健品诈骗、非法集资诈骗,形式可谓五花八门,趁这个重要日子,来跟大家讲讲老年人该如何防诈骗?
一、理财、非法集资诈骗
由于老年人都有一定的积蓄,又怕退休后坐吃山空。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他们的这种心态,通过各种社交工具发布投资理财信息,冒充理财导师拉人进入社交应用群,以高额理财收益为名骗取受害人投资,最终,投资金额全部都进入了不法分子的腰包。
二、养生保健品诈骗
在各类网络诈骗事件中,保健品诈骗也是最为严重的。据四川主题展上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0岁以上王敏占比为28%,比2020年6月增长5.2%。年龄越大,保健品诈骗的分布比例越高。
对于养生保健品,老年人尤为关注,诈骗分子一般会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导老年人购买,从而实施诈骗。
三、温情诈骗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诈骗分子专门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假装和老人谈朋友,通过陪伴获取他们的信任,实则掩盖诈骗犯罪的目的。老人不要轻易相信外人的话,警惕陌生人突如其来的好意。作为子女,也要经常关心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 四、荣誉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发信息、打电话等方式,以各种获得特殊会员、各种荣誉、中奖等为幌子,让老年人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并转账汇款。在实践中,很多老人都对此深信不疑,即使民警耐心劝阻,也仍有部分老人抱着想要转账的想法。
为什么老年人特别容易被骗子盯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理财投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出于对高新科技、贵重奢侈品等事务的不了解和盲目信任,当有理财年收益在8%以上,甚至超过24%时,一些老年人处出于对高额利益回报的贪念,很容易陷入高利陷阱。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建议大家定期给家中老人科普各种诈骗陷阱,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
成都警方通报一起招聘诈骗案:公司负责人高某(男,24岁)被刑拘
7月18日,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7月17日,我局在工作中发现,位于锦江区总府路2号的某外省无忧零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都第二分公司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兼职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到
-
网红多肉饱饱关联公司被执行1661万
据报道,近日,多名网红举报“多肉饱饱”诈骗,其长期伪装富婆人设,自称“覃海洋未婚妻”骗取信任,伪造合同骗合作,并向多人借款。事发后伪造房产证抵债,受害者已报警。目前其社交账号全部转为私密。据多名网友发
-
网红“多肉饱饱”被指涉诈数亿元,曾自称覃海洋未婚妻,赠覃海洋名表均为假货
7月17日报道,多位网红直播时吐露,自己被“多肉饱饱”诈骗,已报警立案。爆料称,多肉饱饱长期伪装富豪形象,声称家族背景显赫,入股知名传媒公司,拥有多处房产豪车。还曾自称“覃海洋未婚妻”,骗取身边人信任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女子产后撞见男友车内出轨!将第三者拉下车殴打被拘7天,又遭对方起诉……07-18
- 男子为卖淫女介绍嫖客发生性关系,从中抽成!获刑07-17
- 男子自称是工行一支行负责人,实名举报妻子出轨健身教练!07-17
- 女孩在飞机上分娩产婴,警方回应:双方均为16岁且自愿发生关系,不涉刑案07-17
- 9岁男童与生父继母出行1000公里,被安排蜷缩在后备箱07-17
- 男子带病妻跑车三个月收到200多张鼓励纸条贴满车顶,女乘客:以后找对象就找你这样的!07-17
- “父亲死亡80万赔偿金打给姑父”,有什么问题?07-14
- 结婚1年离婚40万陪嫁被判为共同财产07-13
- 娃哈哈宗馥莉陷资产纠纷 原告自称是同父异母弟妹07-13
- 争夺21亿美元遗产 娃哈哈宗馥莉“同父异母三兄妹”出现07-13
- 婚礼大屏惊现20秒不雅图片!新人颜面扫地,谁该负责?07-13
- 新婚妻子彻夜不归,男子急了!女方辩称:去前男友小区是做瑜伽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