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与死缓的区别是什么,哪些情况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刑事案件

成都律师 2021-12-13 13:50

死刑与死缓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是有本质不同的。

“死刑”,一般称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即对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生效后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程序(少数暴力犯罪由高级法院核实)复核决定执行,然后通过枪决、注射方式执行。

“死缓”,准确的应称为“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不能从字面理解,死刑两年后执行,实际意思是: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不再执行死刑,而改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死刑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刑法》第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所谓罪行极其严重就是通常所说的罪大恶极。罪大是指犯罪性质和后果极其严重给社会造成的损失特别巨大,是犯罪的客观危害的体现;恶极是指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特别大,是罪犯的一种主观心理,通常表现为犯罪分子蓄意实施严重罪行,丧尽良知,不思悔改,极端蔑视法制,仇视社会。作为死刑的适用对象的罪犯应当是罪大与恶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根据本条的规定,以下罪犯不适用死刑:

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不是指审判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8周岁,即便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亦适用本条的规定。

2、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这里所说的“审判的时候”是指从羁押到执行的整个诉讼过程,而不是仅指法院审理阶段。因此,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上怀孕的妇女都不适用死刑。

对上述两种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哪些情况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延伸阅读
  • 维持死刑判决 周立人故意杀人案二审宣判

    此前消息: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宣判 周立人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二审开庭,受害者家属放弃赔偿要求从重判处新京报讯 据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消息,8月14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周立

  • 艺人张艺洋,被执行死刑

    陕西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公布一宗曾轰动社会的杀人案调查报告,2022年时,男艺人张艺洋因不满16岁女友提出分手,持刀将其杀害,并试图制造女方自杀假象,最终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并已于去年12月18

  • 姐弟坠亡案涉事房产拍卖 无人报名

    7月23日,重庆市南岸区腾龙大道一套房产在阿里法拍平台拍卖,引来网友关注。据法拍公告提醒,本次拍卖的房屋,张某、叶某尘曾在该房屋内将两名幼童推下楼,导致两名幼童死亡。据阿里法拍平台公示内容,该房屋位于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