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知识产权

孙律师 2022-01-08 19:45

什么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犯罪构成

该罪的构成要件为:

1)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可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

2)侵犯的客体为他人合法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国家商标管理秩序;

3)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销售的。如果行为人不知情,不构成本罪;

4)客观方面必须具有经销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并且经销金额较大的行为。经销包括批发、零售、代销等形式。对于犯罪嫌疑人实施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时是否明知的认定,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认定,只要能证明其知道或应当知道销售的是仿冒品的,即可以认定为明知。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相关法律

1.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司法解释: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区别主要有三点:

1、从客体上分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侵害的客体是商标权人的商标专用权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其中,侵犯商标专用权是主要方面。而销售伪劣产品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中,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主要方面。

2、从客观要件说,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或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销售伪劣产品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3、从产品、商品性质上看,销售伪劣产品罪犯罪的对象是伪劣产品,其产品是不合格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犯罪对象是假冒他人已注册商标的商品,它可能是伪劣产品,也可能是合格产品。

延伸阅读
  • 演员赵亮所卖三德子土鸡里“德子土”是商标名

    5月7日消息,本月初,浙江一家名为“胖都来”的线下商场开业,多位演员发视频祝贺,包括赵亮,他正是《康熙微服私访记》里三德子的扮演者。然而胖都来因其名称、红色LOGO、服务模式等与河南知名零售企业 “胖

  • 多方恶意抢注DeepSeek商标被驳回:一公司疯狂抢注54次

    今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告,依法驳回抢注“DEEPSEEK”等相关商标注册申请。通告指出,近期,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研发的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 娃哈哈发布商标转让声明:以商标出资 注入娃哈哈食品公司

    近日,娃哈哈集团转让“娃哈哈”商标的动作引发热议。对此,杭州娃哈哈集团12日发布了一份声明称,目前,“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