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男孩抓海鸥硬生生塞进罐子环境保护
1月31日,云南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海埂大坝,有网友拍到一对父母带着孩子用瓶子强行抓海鸥,视频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景区回应,已设置提示提醒游客不要抓海鸥,另外还有一个专门的护鸥中队,此事已告知森林公安。
据视频拍摄者宋先生介绍,第一次看到孩子抓海鸥的时候就制止了,当时他们把抓到的海鸥放了,拍摄视频后去找保安回来,看到这父子又抓了海鸥,周围人多次制止才作罢。
如果不是游客制止,还不知道这家人要玩出什么花样,去伤害这些无辜的海鸥。
查阅资料得知,出现在云南滇池的多是红嘴鸥。从1985年红嘴鸥首次从西伯利亚到昆明进行越冬起,三十多年,它们年年来昆明,不曾爽约。这里气候宜人、温暖舒适,是候鸟的“过冬胜地”,红嘴鸥已经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的确,不少人到昆明旅游,这里是必去的一站,就是为了看红嘴鸥、喂红嘴鸥,和它们亲密接触,享受着人与海鸥之间的信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
对如此可爱的精灵,这一家人也下得去手吗?甚至活生生地往罐子里强塞,这是要干什么?
红嘴鸥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当地还曾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制订《昆明市红嘴鸥保护条例》,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把红嘴鸥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让人惊奇之处还在,孩子不懂事,难道大人也不懂事吗?人们常说,熊孩子背后有熊家长。而这一家三口,孩子抓红嘴鸥不仅不制止,反而一家人一起抓,屡教不改,引起众怒才作罢。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表率,一言一行也是对孩子的熏陶和教育。孩子抓红嘴鸥,家长应该及时制止。如果一家人一起“熊”,父母与熊孩子表现无异,那么真的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训诫教育了,不能轻易放过。
景区介绍,此事已经告知森林公安。不知道当地森林公安是否有跟进调查。如果找到当事人并且查实,不仅要对他们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教育,也要让父母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不要带歪孩子。
在昆明滇池,游客喂食红嘴鸥,引发过很多负面事件。游客乱扔垃圾污染湖水、捕捉伤害红嘴鸥等事件频发。同时我们也要强调,这些红嘴鸥是野生动物,有自我捕食能力,当地也有足够的食物资源供它们越冬,根本不需要游客来喂食。
有科普文章就称,喂食可使野生动物免除一时饥饿,但会使它们产生依赖性,失去野性,丧失捕食能力。同时,它们的消化系统并不能适应人类的食物,人类的食物可能有损它们的健康。专家就表示,红嘴鸥是一种以鱼虾为主食的杂食性鸟类,爆米花、花生、薯条等,根本就不适合它们。另外,如果它们和人类建立了信任关系,有不法分子捕捉它们,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就是说,人与野生动物应当保持距离,不投喂、不打扰。面对成群的红嘴鸥,不妨当一个安静的欣赏者,观赏它们的美妙身影就挺好。
-
大理洱海12岁走失自闭症儿童已找到
8月17日中午,一名12岁自闭症儿童在和家人游玩时,在大理才村附近和家人走散,家人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当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从走失儿童家属和大理州委宣传部获悉,该儿童已被寻获,距离走失地点一公里左右,在
-
6岁女童死于酒店温泉戏水池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官方公众号发布的工作动态中,披露了一则事故信息,称该局副局长带队在景洪市应急管理局指导,调查景洪曼弄枫西双版纳玖衡酒店管理有限公司“7·18”一般淹溺事故。“这是事发
-
3名高中生赴西双版纳失联 警方通报
7月15日,湖北一位母亲向媒体求助,称其读高中的儿子与两位同学在6月24日前往西双版纳后失联,目前疑似在缅甸,望社会各界能施以援手。据这位母亲透露,儿子此前在网上结识了一名“大哥”,对方以“去云南送犀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女老板看上男下属花300万让其离婚 后悔后又起诉返还09-15
- 女老板看上男下属花300万让其离婚09-12
- 女子丈夫身亡怀疑亲属私领遗体09-12
- 李嘉格车澈官宣离婚,称早已恢复朋友关系09-12
- 母亲病逝 两个美籍女儿判给外公监护09-08
- 继父留600万遗产 继女起诉获137万08-16
- 66岁老头与情人发生关系后猝死!家属起诉情人索赔55万08-15
- 女儿非要跟我发生关系怎么办08-12
- 和亲女儿做爱犯法吗?08-12
- 亲女儿成年且自愿的情况下每天和亲女儿做爱违法吗08-12
- 13岁和姐姐发生了关系,该怎么办?08-12
- 婚礼后同居近一年无夫妻之实,新郎起诉返还财产称新娘“不让碰”,女方被判返还18万元彩礼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