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无证医美,莫让“美容”变“毁容”医疗纠纷

澎湃新闻 2025-06-05 06:55

近日,安康铁路运输法审结一起医疗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因医美从业者无相应的法律资质且造成消费者面部伤害,法院维持了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美容变 “毁容”

医美项目背后的隐患

袁某无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于2018年11月在某县注册成立了一家生活美容店,经营范围为“纹绣、护肤服务、化妆培训服务”。消费者罗某经人介绍认识袁某,袁某称可以为罗某做面部除皱等医美项目。2024年2月25日,袁某在其美容店内为罗某面部注射了麻药和玻尿酸,导致罗某面部发紫、嘴唇麻木,随后出现面部感染、皮肤溃烂。罗某先后前往十堰市太和医院、北京市协和医院等多地治疗,经诊断为填充剂栓塞、皮肤感染。

次月,罗某向当地卫健局举报袁某无证行医并提供了其与袁某的微信聊天记录、病例资料等。某县卫健局立案查实后对袁某作出罚款20000元的处罚。袁某认为自己没有违法所得,卫健局也未在当场提取到药品、医疗器械等客观证据,仅凭微信聊天记录、病历资料等作出行政处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上述处罚决定。

依法支持

让法律成为维权盾牌

法院经审理认为,案件中微信聊天记录与诊断证明、证人证言等证据已形成完整证据链,足以证明袁某非法从事医疗活动的事实,且非法从事医疗活动并非以违法所得数额认定。故某县卫健局对袁某作出罚款人民币20000元的处罚决定,事实清楚、量罚适当,法院依法予以维持。

延伸治理

以 “个案公正” 促 “行业规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非法实施医疗美容诊疗服务,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扰乱医疗美容诊疗服务市场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近年来已多次被国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列为专项整治对象,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本判决的作出,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支持,遏制了野蛮生长的非法行医行为,促进了医疗美容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了民众的医疗安全。

法官提醒

法官在此提示: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服务时,应注意甄别服务者是否属于合法经营、证照齐全的医美机构和医师。在追求美的同时,一定要将自身的健康与安全放在首位,避免“美容”变“毁容”,从源头杜绝损害纠纷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家长发视频质疑校服问题被拘留,最新进展

    因在网上反映儿子学校校服存在质量问题,甘肃庆阳市宁县盘克镇36岁男子邓建国在校服厂商报案后,被宁县公安局网络安全监察大队(以下简称:网安大队)以寻衅滋事行政拘留七天。因在网上举报儿子学校校服质量问题,

  • 为女儿办252桌婚宴的老板起诉媒体

    8月8日,澎湃新闻从浙江省桐乡市有关部门获悉,此前备受关注的“浙江一老板为女儿举办252桌婚宴花50万嫌贵,怀疑采购商吃回扣拒付款”一事有了新进展。据悉,受到舆论关注的浙江桐乡钱先生已将报道他的当地媒

  • 6名溺亡学生遗体损坏?殡仪馆回应

    据新华社消息,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