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做伪证的后果是什么刑事案件

沈阳律师 2021-12-13 13:50

刑事案件做伪证的后果是什么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证罪如何认定

1、行为主体:证人(广义的证人,包括被害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教唆证人等为自己作伪证的,不认定为伪证罪的共犯,属于没有期待可能性的行为。

2、行为内容: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

(1)陈述内容如果违反证人的记忆与实际体验,但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能妨害司法活动,不成立伪证罪;

(2)陈述内容如果符合证人的记忆与实际体验,但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由于行为人没有伪证罪的故意,不成立伪证罪。同理,鉴定人因技术不高作了错误鉴定、记录人因粗心大意错记漏记、翻译人因水平较低而错译漏译的,均不成立本罪。

(3)必须在刑事诉讼中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即在立案侦查后、审判终结前的过程中作伪证。在诉讼前作假证明包庇犯罪人的,成立包庇罪;在诉讼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成立诬告陷害罪。

3、行为人诬告他人犯罪,引起了司法机关的追诉活动后,在刑事诉讼中又作伪证的,原则上宜从一重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从上面律聊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刑事案件做了伪证有什么后果,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案件的发展,证据是非常复杂的,这个是案件的关键,对此国家部门对于伪证也一直以来不断的打击,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请大家介绍一下。

延伸阅读
  • 三部门重拳整治 7月起严打“老赖”

    三部门重拳整治 7月起严打“老赖” 拒执将成刑事罪名。2025年7月1日,拒执行判决将不再只是“赖账”,而是刑事罪名的起点。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

  • 男子毒杀儿女 公公指责儿媳不规矩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贵州遵义报道“我到现在头都还是昏的,一天送走两个孩子。”10岁的孙子和7岁的孙女被儿子毒害的第23天,嫌疑人刘某杰的父亲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5月

  • 男子欠债20多万欲卖千年裹尸布,警方:当事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4日,@新京报 记者从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公安分局获悉,一男子倒卖千年“裹尸布”被抓。2005年,嫌疑人阿某的朋友盗掘文物时,从干尸上扯下“裹尸布”。近期,阿某因赌博欠下20多万元外债,他欲出售“裹尸布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