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法基础】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其他

珠海律师 2023-08-03 01:59

民事诉讼

定义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及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解决诉争的活动。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经济纠纷提起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解决纠纷。

适用范围

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纠纷,就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具体划分为五类:

①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如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等案件。

②因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如企业破产案件、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等。

③使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件。

④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⑤按照公式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民事诉讼管辖

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以诉讼标的所在地、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确定管辖法院。

专属管辖: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必须由特定的法院管辖。

协议管辖:双方当事人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以协议的方式选择选择解决法院。

诉讼时效期间

是指权利人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民事权力的法定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

①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力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一招其规定。

②最长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均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力被侵害时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从权力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有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①不可抗力。

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③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④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

⑤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

①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

②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③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

④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来源:网络

声明本平台所推送内容除署名外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学术探讨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 经济纠纷诉讼时效怎么算

    一、经济纠纷诉讼时效怎么算一般的经济纠纷起诉时效是3年,从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符合条件的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

  • 经济纠纷民事诉讼要多少钱

    经济案件民事诉讼费案件受理费是指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依法应向人民法院交纳的一定费用。因案件情况不同,案件受理费的征收标准和办法也有所不同。依照《交纳办法》的规定,将案件分为财产案件、非财产案件、知识产权

  • 法院起诉经济纠纷费用

    (一)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