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罪都判死刑吗其他

律途 2022-12-19 04:43

谋杀罪都判死刑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并不是都会判处死刑的,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或者有死刑限制情形的,法院是不会判处死刑的。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九条?【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执行死刑要注意哪些问题

1、执行死刑的方式要简单化,尽量减少死刑犯的痛苦

在中世纪以前,死刑执行方式多样而严厉。在我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死刑的执行也以严酷而著称。这是和当时的刑罚报应思想一脉相承的。随着人道观念的深入,以及刑罚执行的简便易行的理念,各国立法纷纷简化死刑执行的方式和步骤,寻求尽可能使罪犯减少痛苦的方式。当今世界各国,死刑执行的方式已简单化。总的来讲,现今存在的死刑执行方式有五种,即枪决、绞死、石击、电刑、毒死。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执行的方式有两种,即枪决和注射(毒药)。其目的也是尽量减少死刑犯的痛苦,避免残忍的执行场面。

2、执行的时间要合理

在我国,死刑执行不是在判决之日,而是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后7日内执行。之所以对死刑的期限作如此严格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死刑犯因长时间静坐待毙而造成精神的巨大痛苦,以减少死刑的不人道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罪犯利用死刑执行前时间上较长的间隙自杀、逃跑,或尽可能使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

3、执行死刑要公开,但不要示众

将执行死刑公布于众,主要是让人们知道犯罪人受到罪有应得的惩罚,加强死刑的一般预防效果,如果将执行的死刑的恐怖场面示众,则有侮辱犯罪人的人格,使死刑的执行不人道。

4、尸体处理要人道。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的家属,在限期内领取罪犯的尸体或骨灰。如果罪犯同意捐献或许可有偿利用尸体或身体器官,则有关单位或医务人员要人道地解剖尸体和摘取器官。

延伸阅读
  • 2名女幼师出租屋遇害 凶手被执行死刑

    备受关注的“山东女幼师出租屋遇害案”迎来最新进展,被害女幼师刘某怡父亲刘继明告诉大象新闻记者,凶手李某勇已被执行死刑。刘女士生前影像(受访者供图)“经最高法核准,李某勇已被执行死刑。”刘继明表示,他从

  • 女幼师遭入室杀害案罪犯被执死刑

    极目新闻记者从“青岛两名女幼师遇害案”受害者刘某某家属处获悉,今年9月,经最高法核准,该案罪犯李某勇已被执行死刑。而对于刘某某家属提出的申请见义勇为一事,属地见义勇为协会认为刘某某的行为属自我保护层面

  • 维持死刑判决 周立人故意杀人案二审宣判

    此前消息: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宣判 周立人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二审开庭,受害者家属放弃赔偿要求从重判处新京报讯 据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消息,8月14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周立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