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期间的法律规定其他
担保期间的法律规定
担保期间的法律规定如下:
第二十五条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法司法解释》:
第三十二条
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第三十三条
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四条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可以看出法律规定了哪些人可以做担保,哪些人不可以做担保,我国法律都有相关的规定。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律聊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
判决后抵押担保执行有时效吗
一、判决后抵押担保执行有时效吗判决后抵押担保执行有时效限制的,人民法院执行的期限是6个月,超过6个月不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向上级
-
民法典担保制度法律解释
2021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四十三条规定的内容较为复杂,但司法解释这一规定是依据我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对
-
担保物权顺位怎么变更
一、什么是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是与用益物权相对应的他物权,指的是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债的形式发生的公民、法人之间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3周岁前每娃每年3600元07-29
- 微信记录作为证据的法律要求07-29
- 离婚诉讼中法院如何调取证据07-29
- 法院起诉离婚会查微信聊天记录吗07-29
- 协议离婚需要什么材料07-29
- 调解离婚当天就可以办好吗07-29
- 遗嘱代理律师收费多少?07-29
- 立遗嘱纠纷律师收费标准是多少?07-29
- 不涉及财产的遗嘱咨询费多少?07-29
- 遗嘱咨询费是多少?07-29
- 遗嘱咨询 怎么样立遗嘱?07-29
- 解除婚姻关系的两种方式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