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法院起诉离婚的程序是如何的婚姻家庭

兰州律师 2022-01-01 06:44

法院起诉离婚的程序

第一阶段:首先向法院申请离婚诉讼,收集有关资料,法院立案。

第二阶段:答辩阶段。

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这一阶段进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1、法庭调查;2、法庭辩论;3、法官主持调解;4、调解无效、判决。

离婚诉讼结束,但如果不服法庭判决(调解),可以在收到判决书(调解书)之日起十五日(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调解)书生效。对生效的离婚判决(调解)不服的,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能申请再审,只能就有关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问题申请再审。

《婚姻法》规定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

《婚姻法》第4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根据该条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具有较为严格的条件:

第一、一方必须具有法定的严重过错行为,这是构成离婚损害赔偿的必要前提。严重过错行为只限于以下四项:

1、重婚,即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即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3、实施家庭暴力,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的后果的行为。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即持续性、经常性地对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此为限制性的列举规定,因此不能对法定过错行为做扩大化的解释。之所以限定这四项过错行为,是因为它们都是《婚姻法》第3条明确禁止的行为,属于严重的过错行为。除此之外,其他过错行为如通奸、卖淫、嫖娼、赌博、吸毒,不能成为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没有过错行为,或者虽有过错行为但不是《婚姻法》规定的过错行为,不能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以上就是律聊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向法院起诉离婚的程序的相关资料。综上所述,离婚诉讼的一般程立案,答辩,审判三个阶段即可。答辩是由原告和被告就一节离婚纠纷作出阐述,审判则是由法院对此纠纷进行判定。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 法院判决离婚是否需领离婚证

    法院判决离婚后,不需要再领取离婚证。因为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已经是对婚姻关系是否解除的明确法律判断,这份判决书就是离婚的法律凭证。  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只要法院作出了离婚判决,就意味着婚姻关系的

  • 法院起诉离婚去哪拿离婚证

    法院起诉离婚后是不需要去特定地点领取离婚证的。起诉离婚是通过法院的调解和判决来完成的法律程序。当法院作出离婚判决后,这份判决书就是离婚的法律文书,等同于离婚证,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碳链提醒,通过法院起

  • 二个人都同意离婚当天就给证吗?

    双方都同意离婚的不可以立即领取离婚证,只要双方对离婚本身、子女抚养权的归属以及财产分割协商一致,并签订了书面的离婚协议书。法律快车提醒,双方带好结婚证、身份证等其他有关证件,本人亲自到原登记结婚的婚姻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