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方存在家暴而起诉离婚的应如何举证婚姻家庭
一、因一方存在家暴而起诉离婚的应如何举证(《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如果婚姻关系的一方经常遭遇到家庭暴力,根据《婚姻法》第32条的规定,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应的证据要求离婚。那么应该提交以下证据:
这些证据包括派出所出警记录、法医伤情鉴定、医院诊断证明和交费单据以及学校出具的证明,这些证据的出具单位都属于一些公权力机构或者事业单位,与双方当事人都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其证据一般可以被采信。
除此之外,遭受家暴的一方有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只要因夫妻一方的家暴行为导致离婚的,另一方就有权向有过错方请求赔偿的权利,但遭受家暴的一方对于婚姻关系的解除不应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也就是说,虽然一方遭受了家暴,但如果遭受家暴的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则无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当事人也需要提供损害赔偿具体数额的相应证据。
二、遭遇家庭暴力起诉离婚的,要满足下列条件
1、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
2、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与被告方具有合法夫妻关系,即双方必须是合法配偶,其他关系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3、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4、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副本各一份,起诉书中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育及相关的证据。
5、夫妻共有财产的清单(含房产、股票、债券等)。
6、原告应呈交能证明其与被告的合法夫妻关系的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7、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
三、最新资讯(《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因一方存在家暴而起诉离婚的应如何举证?在被家暴的时候也应该要能够留下证据,只有留下证据之后才能为自己摆脱痛苦婚姻提供帮助。因一方存在家暴而起诉离婚但没有证据,欢迎律聊网网站咨询了解,找专业的律师为你详细讲解清楚。
- 
                                    
男子闪婚闪离 索还百万彩礼
据@法治日报 10月19日报道,2023年5月,吴某(男)与李某(女)相识相恋,同年6月举行婚礼并开始共同生活,9月正式办理结婚登记。恋爱期间,双方曾互赠几十万元的衣物、奢侈品;订婚时,吴某还向李某给
 - 
                                    
相亲半个月后闪婚,妻子行为异常且持续服药,男子起诉离婚;法院:系婚前隐瞒重大疾病,撤销两人婚姻关系
近日,河南省汝南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一方婚前隐瞒身患精神分裂症而登记结婚的婚姻纠纷案。2024年12月,田某(男)与张某经媒人曹某、杨某牵线相识。在媒人的介绍下,田某认为张某曾患抑郁症但已治愈,最多只
 - 
                                    
李嘉格车澈官宣离婚,称早已恢复朋友关系
刚刚,李嘉格发微博表示,“我和老车早已恢复朋友关系,感恩过往,彼此珍重。9月11日,有媒体曝出“车澈乃万街头拥抱”、“车澈街头小便”的视频,引发热议。新浪娱乐就此联系到车澈本人,他独家回应称为自己酒后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离异男拒付成年孩子百万留学费被诉10-28
 - 男子闪婚闪离 索还百万彩礼10-21
 - 民政局在中国农大设婚姻登记点10-18
 - 妻子翻看亡夫手机发现其与女同学存婚外情,双方互相转账近百万10-13
 - 丈夫务工后女子出轨结婚时的伴郎10-13
 - “前妻”起诉要抚养费,经鉴定9岁儿子非他亲生!男子起诉索赔37万10-13
 - 相亲半个月后闪婚,妻子行为异常且持续服药,男子起诉离婚;法院:系婚前隐瞒重大疾病,撤销两人婚姻关系10-11
 - 老公想带我参加多人游戏怎么办?10-06
 - 三个人一起玩3P会不会很尴尬 违法吗?10-06
 - 女老板看上男下属花300万让其离婚 后悔后又起诉返还09-15
 - 女老板看上男下属花300万让其离婚09-12
 - 女子丈夫身亡怀疑亲属私领遗体09-12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