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打车18公里竟被收费228元:幸好没开免密支付互联网纠纷

游民星空 2024-06-01 11:01

近日,成都方女士爆料,她打了滴滴平台的特惠快车,从春熙路出发到三环外路程共18公里,平台显示30元左右的路费,滴滴司机却收取她228元。  

“上车后,司机一直在发语音聊天,全程没和我说一句话。”方女士表示,她与司机无交流,也没有污损车内物品,就是正常乘车。

下车后,方女士准备付款,却发现平台传来228.78元的待支付款项。方女士觉得十分奇怪,于是她联系了该司机,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

 

“幸好我没有开通免密支付,不然被多扣了200都不知道!”方女士说。

事情发生后,方女士把该司机投诉至滴滴平台。

“平台告诉我,司机上传了一张座椅缝隙有纸团的照片,所以平台认为是我们扔的垃圾。”方女士否认她们扔了垃圾,“照片里的垃圾在副驾驶座位,司机是把副驾驶锁住的,我和朋友都坐的后排。”

随后,方女士反复向平台进行申诉,要求平台调取监控和录音。两天后,滴滴平台工作人员告诉方女士,平台发现该司机曾多次上传同一张“纸团垃圾照”,因此平台同意撤回200元的加价申请,并赠送方女士20元优惠券。

方女士说,此次事件让她意识到免密支付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有顾客开通了后,被司机多扣了钱都不知道。

滴滴回应:

会加强对该司机的管控

5月28日下午,滴滴平台联系了方女士,滴滴方表向方女士致歉,表示会加强对该司机的管控。

5月29日,记者联系滴滴平台,滴滴方面称正在了解司乘双方的情况,截至发稿前,未对媒体作出回应。

律师说法:

免密支付有风险 平台有义务完善漏洞

对此,四川发现律师事务所律师陆元辉表示,诈骗是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这个事件当中如果针对不特定乘客,司机虚构了扔垃圾的事实,从而为了获得无权取得的赔偿费,达到四川省规定的5000元的定罪金额,是有可能涉嫌诈骗犯罪的。

陆元辉说,免密支付小额支付便捷的同时,的确存在支付金额、支付内容未经确认即进行付费的风险,消费者在开通免密支付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评估这种风险,一方面要认真阅读免密支付的相关规则和条款,另一方面要随时关注免密支付关于金额、内容等方面的信息提示;当然,平台也有义务完善免密支付适用规则可能存在的漏洞,加强对存在加价、费用组成调整等订单的免密支付审核。

延伸阅读
  • 女子遭强奸为10万改口称自愿元改口“情人关系”,浙江法院:犯包庇罪

    近日,浙江省龙港市人民法院公开了一份刑事判决书,一男一女因妨害作证罪被判刑。二人卷入的是2020年的一起案件,女子小胡报警称遭赵某强奸,赵某被刑拘后,为了能让公安撤案,一群人找到小胡做伪证,改口系情人

  • 成都一女子在家被人刺死 家属:案发时保安在场未制止

    6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王女士向记者反映称,6月9日下午,她27岁的女儿小雅在自家屋内,被一名不相识的年轻女子杀害。而当时小区物业保安就在现场,对女儿的不幸遇害,王女士十分悲伤,她希望法律严惩凶

  • 女子离婚时才知医生老公是无业游民

    “闪婚”后发现,所谓“优秀”的丈夫小帅(化名),其实满口谎言,还经常因生活琐事动手,小美(化名)诉至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要求“判离”。令庭审法官也大跌眼镜的是,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小帅竟提交虚假证据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