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精神损害赔偿环境保护

郑州律师 2021-12-13 13:50

一、精神损害与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

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理论上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学说。广*学说认为精神损害包括精神痛苦与精神利益的损失。精神痛苦主要指自然人因人格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活、心理上的痛苦,导致自然人的精神活动出现障碍,或使人产生愤怒、绝望、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精神利益的损失里指自然人和法人的人身权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遭受侵害。狭*学说认为精神损害就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生理、心理上的损害。也就是说因自然人的人格权遭受侵害而使其产生愤怒、绝望、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在学术上统称为精神痛苦。所以,狭*学说认为法人是没有精神痛苦的,因而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而广*学说认为法人虽无精神痛苦,但也有精神损害。这两种学说尽管都不无道理,但比较而言,广*学说对精神损害的涵义理解更为准确、科学、更符合现代侵权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精神这一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涵义。从本质上看,精神是与物质相对应,与意识相一致的哲学范畴,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人的意识活动及其内容和成果的总称。在法律上使用“精神”这一概念,并不是使用哲学上精神概念的全部内容,只使用其中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指精神活动,并且总是与精神损害的法律后果即精神损害赔偿联系在一起使用,以确定其在法律上的涵义。法律学上的精神活动,是法律上的财产流转活动相对应的活动,包括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活动和维护精神利益的活动。自然人的精神活动包括上述两项内容。法人作为拟制的法律人格,不存在生理上的精神活动,但存在保持和维护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动。“精神损害”是一个有特定法律意义的概念,而不同于医学上的精神损害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谈论的一般的精神方面的不快。精神损害就是指对民事主体精神活动的损害,侵权行为侵害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利,造成的自然人生理、心理上的精神活动和自然人、法人维护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动的破坏,最终导致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丧失或减损。精神损害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

延伸阅读
  • 手机丢了捡到者要价5000元 少一分钱就不还引热议:官方判罚网友怒赞

    据国内媒体报道称,近日贵州铜仁一女士捡到一部苹果手机,虽然失主愿意给1000元好处费索要,但依然被拒绝,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报道中提到,蛋糕店员工陈某刚买的苹果手机不慎遗失,联系上捡到者邓某后表示愿意支

  • G7要求俄向乌克兰赔偿超4860亿美元

    综合塔斯社、“今日俄罗斯”(RT)、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七国集团(G7)领导人14日发表联合公报,内容涉及俄乌冲突、红海水域航行自由等多个话题。G7领导人在联合公报中重申支持乌克兰,并

  • 咨询免费律师特大交通事故怎么赔偿

    在特大交通事故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事故责任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要分为全责、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无责任四种情况。全责是指事故中一方负有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是指事故中一方负有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是指事故中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