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品免费商家概不负责?消费者该如何维权环境保护
买手机赠保护套、买奶粉赠小彩碗、买皮鞋赠鞋拔子……现在不管是在实体超市还是电商平台,买东西送赠品是许多商家广泛应用的套路。记者调查发现,有一些商家无视商业道德,用一些属于“三无”或假冒伪劣的小家电作为赠品,而且这些商家还言明:赠品是免费的,不在“三包”范围之内。商家此举意味着,赠品有了质量问题,甚至造成了后果,商家包括生产厂家不负任何责任。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91条规定,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关于赠品质量的争议,完全可以适用此条法律规定。尽管消费者没有就赠品支付价款,但由于商家提供的赠品是属于附义务的赠与,商家应当按照合同法第191条的规定对赠品质量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也就是说,商家提出的“赠品是免费的,不在‘三包’范围之内”之类的说辞,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且与法律规定相悖,消费者可以大胆维权。
对此现象,有关职能部门应当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方面对商家赠品质量加大监管力度。既然从民事责任上商家应当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那么从行政监管和刑事打击的层面而言,同样应当以此标准对商家进行监管,根据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以及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通过行政处罚和刑事惩罚手段,规范商家赠品促销行为。同时,商家如果在提供的赠品质量上做虚假文章,也是经营失信行为,有必要将其纳入失信惩戒范畴,让其承担相应的失信代价。
来源 | 法制日报
-
消费者美容如果失败怎么处理?
可以要求赔偿;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
-
金融消费者具有哪些权利
一、金融消费者具有哪些权利2015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行为规范,要求金融机构充分尊重并自觉保障金融消费者的
-
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如何处罚
一、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如何处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2018年实施了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做出了修改。根据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婚礼后同居近一年无夫妻之实,新郎起诉返还财产称新娘“不让碰”,女方被判返还18万元彩礼08-11
- 男子修行10年还俗 向女儿要赡养费08-10
- "婚内强奸案"将开庭 男方姐姐发声08-10
- 坐月子被逼发生关系 女子打死丈夫08-10
- 男子殴打妻子发生关系被告强奸08-10
- 男子转嫖娼对象138万原配追讨败诉08-09
- 男子转嫖娼对象138万 原配追讨败诉 法律漏洞凸显08-09
- 男子向嫖娼对象转款138万元原配追讨败诉 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处理08-09
- 女子遭老板性侵隔壁房客录下证据08-08
- 女子疑被男友施暴后从25楼跳下身亡08-08
- 男子被控强奸朋友的女友 获改判无罪08-08
- 妈妈让女儿辞职照顾自己补偿490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