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协议是否能够撤销法律顾问
一、行政协议解除的条件:
解除行政协议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只有当出现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时,当事人才可以解除行政合同,提前终止行政合同的效力。行政协议解除的条件因解除协议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行政主体单方面解除协议的条件
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政主体基于国家行政管理与公共利益的需要,享有单方面解除协议的权利,可以行使裁量权,单方面解除行政协议。由于这种权利的行使关系到相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不能承意行使,而是要在符合规定的条件时才能对行政协议予以解除。具体来说,行政主体单方面解除行政协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行政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解除
行政合同行政协议的解除直接决定着行政合同的效力,对行政协议的目标实现与当事人利益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应当在法律中对行政主体单方面都解除行政合同的情况作出明确的规定,以明确行政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当法律明示规定的情形出现时,行政主体有权对行政协议予以解除,从而提前终止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据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从而可单方面解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2.订立行政协议所依据的国家政策变化时
行政协议的订立与履行应当依据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依据国家政策。由于政策比较抽象,适用时较为灵活,不象法律那样稳定,因此在行政合同订立后或在履行过程中,当作为订立行政协议依据的政策发生变化而使行政合同的履行不可能或没有必要时,行政主体可单方面解除行政合同,以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
3.相对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行政协议而使行政协议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时
在行政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政主体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相对人进行制裁,以促其按照合同规定的义务尽快履行和适当履行。当相对方当事人有严重的过错,致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时,行政主体可以解除合同。这种形式的解除合同是行政主体所实施的一种制裁手段,是一种最严厉的制裁措施。
4.当行政协议中规定的行政主体单方面解除协议的条件出现时
一般来说,行政主体对行政协议单方面解除是其一种当然的权利,但这并不妨碍在行政合同中对行政主体行使该权利的情形予以明确的规定,以明确行政主体解除合同的范围,保证行政主体对该权利的正确行使。因此,当行政合同中规定的行政主体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条件出现时,行政主体就可以直接依据行政合同的规定对行政合同予以单方面的解除。
5.因其他法律事实的出现,原来的行政协议不再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时
除上述几种情况之外,当出现其他法律事实,如因情势变更,而使原来双方订立的行政合同已经与公共利益的需要不相符合时,行政主体可单方面决定解除该合同。因为行政合同的订立与履行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当该合同不再符合公共利益需要时,若不予解除而坚持其效力,则会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更大的损害。因此,行政主体可根据情况的变化在职权范围内对合同的解除进行裁量。当然,该裁量权的行使仍应以国家行政管理与公共利益为衡量标准。
(二)合同双方当事人协议解除行政协议的条件
行政协议有效成立后,未履行完毕之前,双方当事人协议变更行政合同的,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1.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这是对协议解除合同的一般规定。由于在行政合同中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政主体一方当事人享有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作为相对方的当事人无权单方面行使解除权而解除行政合同。当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妨碍相对方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的,相对方当事人应当首先向行政主体一方提出解除合同的表示,行政主体在接到相对方提出的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之后,有权基于国家行政管理与公共利益的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同意。若其同意解除行政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则应在此基础上对合同解除的有关事项进行充分协商,在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对行政合同予以解除。相对方当事人在来征得对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停止履行合同的,其要承担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行政主体有权对其违反合同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制裁手段予以制裁。同时,由行政合同自身的目的所决定,双方当事人协议解除行政合同只能是维护国家行政管理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能因此而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协议解除无效,双方当事人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对方当事人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时,相对方当事人经与行政主体协商同意而解除行政协议
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在合同法中,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结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一般地说,不可抗力包括自然原因的不可抗力和社会原因的不可抗力。前者如各种自然灾害,包括水灾、旱灾、地震、台风等,后者如战争、紧急状态、封锁禁运等。不可抗力对行政合同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使合同不能履行。对于前一种情况,相对方当事人无权要求解除合同,只能请求延期履行。只有当不可抗力影响到全部合同义务根本不能履行时,相对方当事人才能请求解除行政合同。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可抗力影响到合同的履行时,在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或经济合同中,相对方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是不同的。在民事或经济合同中,当不可抗力影响到全部合同义务根本不能履行时,当事人有权单方决定解除合同,而行政合同中,相对方当事人并不享有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相对方当事人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时,相对方当事人应首先提出解除行政合同的建议,在与行政主体协商基础上,征得行政主体同意后才能终止行政合同。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区别,主要是基于国家行政管理与公共利益的考虑。
3.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不违反国家行政管理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方面,这种约定必须是双方协商一致结果。另一方面,在出现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时,相对方当事人也要在与行政主体协商的基础上,在征得行政主体同意后才能产生解除合同的效果。
4.因其他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相对方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相对方当事人应及时通知行政主体,经由双方协商一致才能解除行政合同:相对方当事人不能擅自解除行政合同,否则要承担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并要受到相应的制裁。
二、被胁迫的协议能否撤销:
1、如果是胁迫,需要居处被胁迫的证据。
2、被胁迫签订协议,依法可以撤销。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1年。
法律依据:《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综上所述,行政协议一般是解除的,撤销就差不多是解除的意思。而且行政协议的撤销是有时间限制的,并且是有条件的,行政协议不能随意解除。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到律聊网进行咨询。
-
信用卡借用协议
信用卡借用协议甲方: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乙方:唐X(先生)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合同签订时间:2013年1月23日约定签订地点:深圳市福田区双方经平等协商,就乙方借用甲方信用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
资源授权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本协议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资源”)指的
-
新版反担保协议
新版反担保协议新版反担保协议甲方:______________股份有限公司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年薪50万女子择偶标准要求千万年薪引热议:门当户对不应该吗12-21
- 诉讼离婚可以请法院申请调查吗要多久吗12-12
- 离婚诉讼中要怎样申请法院调查取证12-12
- 离婚证据怎么取证12-12
- 离婚申请财产调查取证应如何做证据12-12
- 离婚如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书12-12
- 离婚诉讼如何申请法院调查证据12-12
- 起诉离婚法院会调查双方吗12-12
- 起诉离婚法院会调查对方吗12-12
- 起诉离婚法院会调查男方被告吗12-12
- 离婚诉讼后法院会不会调查对方12-12
- 女友收50万彩礼后出轨前男友 高额彩礼难追回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