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通货膨胀及后果法律顾问
为了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存款利率从10%下调到2%左右,但是随着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老百姓的开始存钱养老,存钱看病,存钱供孩子上学。尽管利率很低,仍然消费不足。
需求的不足造成生产的疲软,国家又进行了住房改革。把住房从分配物资变成商品,目的也是为了扩大内需。一个人要有个安生之所必须要支出相当于几十年的收入,这样做看起来是极大的增加了消费,实则不然。
住房的市场化,使大批中国人从存款族变成了贷款族。他们买房产生的几十万消费,多数是十几年到几十年的贷款,是一种预支消费,而不是实际消费。大量房贷的发放,增加了货币的供应,这些增加的供应逐步通过房地产交易转移到房地产商手中,房地产的高利润刺激了房地产的发展,房地产的发展刺激了建材、钢铁、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带来了次一轮的通胀——中国第三次通胀。
除房地产为,为第三次通胀推波助澜的因素还有两个。第一,高额贸易顺差。高额贸易顺差带来人民币的增值,升值的结果是国际热钱拥入。第二,调高部分人的收入。大多数中国人现在都是“打工”一族,国家不可能再象1993年那样通过“工资翻翻”来提高所有人的收入。于是只好一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公务员)的收入,希望通过这一办法拉动消费。但是,一个人再有钱,一天也只吃三顿饭,一晚也只睡一张床。财政供养从员收入增加到超过其消费必要水平后,再增加的收入就转入投资而不是消费。公务员有两、三套房子的大有人在,投资几十年万在股市和基金者俯拾皆是。这些人的投资进一步推动了通胀。
进入2007年5月以来,物价狂涨,猪后腿肉从8元涨到13元。6、7月暴雨和洪水频发,秋粮减产已成定局,粮价的上涨,必然带动新的一轮涨风。第三次通胀的货币的贬值速度,很可能超过第一、二次。由于贫富差的拉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冲击将更大。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来说,2007年冬天,将是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
产生的影响:
股市。面对通胀,国家必然上调利率,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出台仰制股市投机的政策。这些已经开始了,房贷利率已经从4%上涨到了7%。利息税下调到5%。为了回笼货币,国家紧急发行1.5万亿短期国债。可以预计,存贷款利率还可能进一步上涨,既然中国利率可以高达25%也可以低于2%,那还有什么利率是不可能的呢?货币的回笼必然结果就是,股市资金的流出。一旦失去新资金的投入……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女老板看上男下属花300万让其离婚 后悔后又起诉返还09-15
- 女老板看上男下属花300万让其离婚09-12
- 女子丈夫身亡怀疑亲属私领遗体09-12
- 李嘉格车澈官宣离婚,称早已恢复朋友关系09-12
- 母亲病逝 两个美籍女儿判给外公监护09-08
- 继父留600万遗产 继女起诉获137万08-16
- 66岁老头与情人发生关系后猝死!家属起诉情人索赔55万08-15
- 女儿非要跟我发生关系怎么办08-12
- 和亲女儿做爱犯法吗?08-12
- 亲女儿成年且自愿的情况下每天和亲女儿做爱违法吗08-12
- 13岁和姐姐发生了关系,该怎么办?08-12
- 婚礼后同居近一年无夫妻之实,新郎起诉返还财产称新娘“不让碰”,女方被判返还18万元彩礼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