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最新动向:两区域风险继续暴露 制造业仍为不良大头法律顾问
摘要:
从行业及地区分布看,产能过剩行业风险继续暴露,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风险企稳,环渤海及东北地区不良继续暴露。这也影响着各行对公信贷投放策略,以及区域盈利情况。
来源 | 证券时报
截至3月末,13家在A股上市的全国性银行中,已有10家公布2017年年报,包括5家国有大行,以及除华夏、兴业、浦发之外的其余5家股份制银行。
除业绩表现外,市场较为关注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这影响到银行拨备计提及净利润增长情况。数据显示,上述10家银行去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为1.05万亿元,较去年初增长1.71%。
虽然不良贷款规模增长,但增速已是近6年来最低。
此外,一些可喜的变化正在发生:农行、招行去年实现不良“双降”;9家银行年末不良率较年初有所下降;不少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逾期贷款余额及占比等前瞻性指标向好。银行业不良企稳的态势渐渐清晰。
从行业及地区分布看,产能过剩行业风险继续暴露,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风险企稳,环渤海及东北地区不良继续暴露。这也影响着各行对公信贷投放策略,以及区域盈利情况。
沿海发达地区企稳
利率市场化和不良资产叠加,影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一直以来是银行信贷资源投放的重心,但也是过去几年间银行不良重灾区。
经历了多年的主动暴露、处置,以及对钢贸等过剩产业的调整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风险状况好转。
记者梳理发现,四大行及招行2017年在这两个区域均实现不良“双降”,区域利润也呈现回暖态势。
各地银监局的数据也在佐证这一点:浙江、上海两地均实现连续两年不良“双降”;江苏虽然延续了2016年不良“一升一降”的局面,但2017年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仅较2016年初增长7.17%,不良率却由2016年初的1.49%下降至2017年末的1.25%。
不过,还有少数股份行在两个区域的风险暴露仍未结束,譬如中信银行在长三角地区、光大银行在珠三角地区的不良贷款规模仍较去年初继续增长。
有股份行华东地区分行高管认为,这也说明长三家、珠三角地区不良虽然整体企稳,但还存在一些结构性差异:
“主要是区域内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有些省市还存在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或是债务风险集中爆发的压力,各家银行的过往信贷偏好也可能存在差异。”
随着两个地区不良企稳甚至下降,该区域信贷也在回暖。
除交行缺乏区域分布数据外,其余9家全国性银行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信贷增量普遍均较2016年有所增加。
环渤海、东北地区风险持续暴露
加大对沿海发达地区新增信贷的另一面,则是部分地区风险的持续暴露。
从银行已经公布的2017年年报数据来看,环渤海及东北地区,不良资产正在加速形成和暴露。
地方银监局数据显示,在经济增速放缓、过剩行业去产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去年末吉林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初上升0.46个百分点至4.31%。
山东省则在去年超越浙江,成为不良贷款规模第一大省,山东(不含青岛)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初增长近30%至1813.2亿元,不良率也上升至2.56%。
受此影响,上市银行在环渤海及东北区域的盈利状况也出现滑坡。
数据显示,农行、建行、工行、交行去年东北地区税前利润分别同比下滑5.3%、82.1%、17.7%和39%,光大银行东北地区更是全年亏损5亿元;农行、建行、工行、光大4家银行环渤海地区全年税前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8.3%、26.2%、8.9和62.4%。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不良上升较快的西部地区,去年除个别省市外,资产质量整体趋稳,不少银行在西部地区的不良增速明显放缓。
以招行为例,该行西部地区去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初减少近40亿元,实现不良“双降”,在这之前,该行2015年不良贷款增量33%集中在西部地区,2016年52%的增量不良集中在西部地区。
制造业仍为不良大头
数据显示,主要银行的不良贷款仍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等与宏观经济关联较密切和产能过剩的行业,但制造业去年不良贷款增幅却较2016年有明显下滑,各行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不良贷款规模也普遍较去年初有所下降。
从批发零售业来看,2017年行业资产质量较2016年进一步向好。去年8家银行(交行、中行缺乏数据)中只有民生银行去年末不良继续增长,其余银行该行业不良贷款均较去年初有所下降,其中农行该行业不良全年下降接近1/3。
而制造业仍然是不良重灾区,甚至是多数银行不良贷款新增规模最大的行业,去年只有农行、招行等少数银行实现该行业不良规模下降,行业风险整体继续暴露的态势没有改变。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部分银行制造业不良贷款增加也受到去年初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导致实体经济及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加剧信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此前数年不良暴露及行业去产能后,去年多家银行采矿业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初下降超过20%以上,而2016年前述10家银行采矿业不良贷款余额整体增幅超过50%。
行业不良贷款数据的变化,也与银行对公信贷策略互相影响。
数据显示,除缺乏数据的交行外,其余9家银行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采矿业贷款余额合计较去年初下降约4000亿元,其中农行三个行业全年合计压降超过1400亿元,且三个行业均实现不良“双降”。
仅中行、工行等少数银行继续增加投放制造业贷款,民生银行继续增加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投放。
不过,制造业贷款下降主要以纺织服装、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强周期行业等为主,各行对先进制造业仍在加大信贷供给。
招行就表示,“去杠杆”要求银行更加审慎地发放信贷,2018年的环境不适宜“大干快上”,该行将继续推进资产结构调整,大力减少对重大风险客户、低端过剩产能客户和“僵尸企业”的投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倾斜。
在目前的不良及政策格局下,各行也较为一致地增加对交运仓储、电热燃水、水利环境等基础设施行业的信贷投放,以及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贷款投放,而这些行业不良率普遍在1%以下。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银行业对零售行业贷款有所“偏爱”。
数据显示,去年10家银行70%左右的贷款增量投向零售板块,其中房贷、信用卡透支余额分别占零售贷款增量的67%和22%。
但也有银行人士对零售信贷未来几年的资产质量提出担忧,尤其是信用卡及个人消费贷款领域。
-
女子银行捡3条金链1个金镯死不认账
近日,黑龙江。女子在银行监控眼皮子底下“捡”走一个包,内有3条金项链和1个金手镯,价值3万多元。民警找上门时,面对铁证,女子却百般抵赖,死不认账。最终,经耐心教育,女子终于承认。目前,失物已全部归还失
-
老人30万存款留给老同学 银行拒支付
樊老先生(化名)去世后一位年过九旬的杨老先生(化名)拿着樊老先生开具的30万元的储蓄存单到银行取款杨老先生说这是老同学樊老先生留给他的遗产然而银行无法辨别其中缘由和遗嘱真伪拒绝了杨老先生的取款请求为何
-
女子自称从银行取3万练功钞 银行回应
8月26日,山东济南章丘区一女子文微(化名)反映,17日她从当地一银行取款5万元,25日发现其中竟有3万元为练功钞,27日上午,记者核实了解到,文微看过银行提供的高清视频后,已经认可练功钞并非出自取款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郑中基与余思敏终离婚?现身法庭闭门聆讯,身形暴瘦五字回应04-20
- 检察机关披露:万某某拐卖46名外籍女子入境,贩卖获利133万元04-17
- 年薪50万女子择偶标准要求千万年薪引热议:门当户对不应该吗12-21
- 诉讼离婚可以请法院申请调查吗要多久吗12-12
- 离婚诉讼中要怎样申请法院调查取证12-12
- 离婚证据怎么取证12-12
- 离婚申请财产调查取证应如何做证据12-12
- 离婚如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书12-12
- 离婚诉讼如何申请法院调查证据12-12
- 起诉离婚法院会调查双方吗12-12
- 起诉离婚法院会调查对方吗12-12
- 起诉离婚法院会调查男方被告吗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