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旅程取消险”忽悠消费者法律顾问
张先生近日花费了2000余元在飞猪旅行订了普吉岛一酒店的标准间,还特意花130元购买了一个“因故取消险”。到达后发现酒店房型不合适,想退房。“这才发现这取消险用起来有很多限制。”记者发现,同程、去哪儿等多个平台都存在各类“取消险”,但购买页面并无具体理赔情况介绍。(1月25日《北京晨报》) 所谓“旅程取消险”,主要指投保该保险的消费者因故取消旅行行程时,其预订机票、酒店时已经支付的费用由保险公司依约定承担赔付责任。一般来说,旅游或外出的行程安排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恰好有其他重要安排,或者自己干脆不想去了等,都会导致消费者预订并已经付费的机票或酒店不能使用。此时,退机票或房间又可能损失一大部分甚至全部费用,“旅程取消险”则成了消费者弥补损失的一大利器。但这需要保险公司如实承担理赔责任,而非玩弄文字游戏,推脱责任忽悠消费者。 根据报道,当消费者通过APP预订酒店房间时,相关页面会推销“因故取消险”,并且显示“未入住即赔90%”等字样。当消费者真的取消旅行而理赔时,又要求提供如“指定入住人身故、遭遇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严重受伤或罹患突发疾病,经当地医院医生诊断须住院治疗或不宜原定行程”“指定入住人被劫持、绑架”等证明。 毫无疑问,推销保险时过度热情,一理赔就变脸的现象有违法律法规,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承保“旅程取消险”的保险公司,必须在推销保险时明确告知理赔条件,至少应告知消费者哪些情况不承担赔偿责任,而非以弹窗方式向消费者推销保险,又以勾选方式与消费者订立包含有纷繁复杂免责条款、理赔条件的保险合同;而在消费者理赔时又抬高门槛,以消费者根本没见过的理赔条件或免责事由推脱责任,让人望而却步。应该说,如果有较真的消费者诉诸法庭的话,保险公司极有可能败诉。 很多保险公司也知道其在与消费者订立保险合同时存在瑕疵乃至“欺骗”行为,应承担理赔等法律责任。其之所以在消费者理赔时推三阻四,拖拖拉拉,在于这些“耍赖”手段多能奏效,且能获得一定收益。一些消费者未必精通保险业法律法规,从而认可保险公司的拒赔事由,即便不认可,也不愿意为了金额不多的理赔款来回折腾,因此所省下的应赔款,自然成了保险公司的收益。 保险行业的最基本原则是诚实守信。作为保险公司,必须切实践行这一原则,以对消费者和企业形象负责的态度对待“旅程取消险”。在向消费者推销时尽到如实告知和提醒义务,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在消费者理赔时畅通渠道,少些不合理、刁难人的条条框框和程序。监管部门也应尽到相应责任,向店大欺客,变脸迅速的行为说不,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让“旅程取消险”不再是“忽悠险”。
来源:中国法院网 燕赵晚报 史洪举
-
央视曝光直播间卖和田玉骗局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近日,央视新闻《财经调查》记者接到群众反映,眼下一些销售和田玉的市场里,有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认知不足,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谋取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用化学药剂
-
消费者美容如果失败怎么处理?
可以要求赔偿;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
-
金融消费者具有哪些权利
一、金融消费者具有哪些权利2015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行为规范,要求金融机构充分尊重并自觉保障金融消费者的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离异男拒付成年孩子百万留学费被诉10-28
- 男子闪婚闪离 索还百万彩礼10-21
- 民政局在中国农大设婚姻登记点10-18
- 妻子翻看亡夫手机发现其与女同学存婚外情,双方互相转账近百万10-13
- 丈夫务工后女子出轨结婚时的伴郎10-13
- “前妻”起诉要抚养费,经鉴定9岁儿子非他亲生!男子起诉索赔37万10-13
- 相亲半个月后闪婚,妻子行为异常且持续服药,男子起诉离婚;法院:系婚前隐瞒重大疾病,撤销两人婚姻关系10-11
- 老公想带我参加多人游戏怎么办?10-06
- 三个人一起玩3P会不会很尴尬 违法吗?10-06
- 女老板看上男下属花300万让其离婚 后悔后又起诉返还09-15
- 女老板看上男下属花300万让其离婚09-12
- 女子丈夫身亡怀疑亲属私领遗体09-12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