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船舶检验管理规定民商法
规定全文
渔业船舶检验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渔业船舶检验管理,规范渔业船舶检验行为,保障渔业船舶检验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渔业船舶检验活动及从事渔业船舶检验活动的机构和人员的管理适用本规定。
前款所称渔业船舶检验,是指对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的强制检验。
第三条 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渔业船舶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负责渔业船舶检验监督管理和行业指导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渔业船舶检验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国内渔业船舶检验的监督管理。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依照本规定负责有关渔业船舶检验工作。
第二章 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
第四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是实施渔业船舶检验的机构,包括交通运输部设置的船舶检验机构和省级、市级、县级地方渔业船舶检验机构。
第五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核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检验业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的业务范围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渔业船舶检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检验技能,满足国家有关检验人员管理的要求,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考核合格,方可从事相应的渔业船舶检验工作。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负责统一组织渔业船舶检验人员考试,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放检验人员证书。
第七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配备与核定的业务范围相适应符合相关要求的检验人员。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组织对检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不定期持续知识更新培训。
第八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检验工作,并对检验结论负责。
渔业船舶检验人员开展检验工作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第三章 检验业务范围
第九条 交通运输部设置的船舶检验机构负责远洋渔业船舶及船用产品的检验业务,地方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国内渔业船舶及船用产品的检验业务。
第十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按照A、B、C、D四类从事渔业船舶检验:
(一)A类检验机构,可以从事远洋渔业船舶及船用产品的检验;
(二)B类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国内渔业船舶及相关船用产品的检验;
(三)C类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内河渔业船舶的检验;
(四)D类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内河12米以下渔业船舶的检验。
第十一条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根据技术条件对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的业务范围进行核定。省级地方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业务范围核定前,应当初步划分本行政区域内下级地方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业务范围,统一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申请业务范围核定。
第十二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业务范围变更的,应当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申请重新核定。
第四章 强制检验
第十三条 渔业船舶强制检验是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对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的安全技术状况实施的技术监督服务活动。
渔业船舶强制检验包括初次检验、营运检验、临时检验。
第十四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检验技术规范开展检验,确保检验完成时,图纸符合检验技术规范要求、船舶与图纸相符、证书与实船相符。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开展强制检验应当通过核查、审查、检查(包括抽查、详细检查、检测或试验等)方式对有关检验项目的技术状况进行确认。
第十五条 进口的渔业船舶和远洋渔业船舶的初次检验、远洋渔业船舶的营运检验和临时检验,由交通运输部设置的船舶检验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其他渔业船舶的初次检验、营运检验和临时检验,由船籍港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负责实施。
渔业船舶的制造地或者改造地与船籍港不一致的,初次检验由制造地或者改造地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实施;因故不能回船籍港进行营运检验、临时检验的渔业船舶,由船籍港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委托船舶的营运地或者维修地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实施检验,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船舶的营运地或者维修地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不得拒绝接受委托。
第十六条 下列渔业船舶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申报初次检验:
(一)制造的渔业船舶;
(二)改造的渔业船舶(包括非渔业船舶改为渔业船舶、国内作业的渔业船舶改为远洋作业的渔业船舶);
(三)进口的渔业船舶。
第十七条 营运中的渔业船舶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按照交通运输部规定的时间申报营运检验。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规定,根据渔业船舶运行年限和安全要求对下列项目实施检验:
(一)渔业船舶的结构和机电设备;
(二)与渔业船舶安全有关的设备、部件;
(三)与防止污染环境有关的设备、部件;
(四)交通运输部规定的其他检验项目。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渔业船舶,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申报临时检验:
(一)因检验证书失效无法及时回船籍港的;
(二)因不符合水上交通安全或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被责令检验的;
(三)因发生事故而影响船舶安全航行、作业技术条件的;
(四)改变证书所限定的航区或者用途的;
(五)检验证书失效的;
(六)涉及渔业船舶安全的修理或者改装,但重大改建的除外;
(七)变更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船名、船籍港的;
(八)具有交通运输部规定的其他特定情形的。
第十九条 渔业船舶制造、改造、维修中使用的与航行、作业和人身财产安全以及防止污染环境有关的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应当进行船用产品检验。
前款规定应当检验的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的目录,由交通运输部公布。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检验技术规范,对纳入检验范围内的船用产品开展工厂认可、型式认可、设计认可、产品检验。
第二十条 进行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强制检验,应当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有关规定向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不得增加或者变相增加有关申请材料或者设置前置条件。
第二十一条 国内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经检验符合相关的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要求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使用国家船舶检验发证系统签发相应的检验证书或者技术文件。
远洋渔业船舶经检验符合相关检验技术要求的,交通运输部设置的船舶检验机构应当使用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认可的检验发证系统签发相应的检验证书或者技术文件。
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的检验证书、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的式样和检验业务印章,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统一规定。
第五章 检验技术规范
第二十二条 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制定,经交通运输部批准后公布施行。
前款所称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是指与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相关的,涉及航行安全、作业安全及环境保护的检验制度、安全标准和检验规程等。
第二十三条 省级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渔业船舶检验监管职责的部门,对船长小于12米的渔业船舶,可以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明确相应的检验制度和技术要求,并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的制定机构应当组织开展检验技术规范后评估:
(一)实施满5年的;
(二)上位法或者相关国际公约有重大修改或者调整的;
(三)渔业船舶的航行、作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影响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适宜性的;
(四)其他应当进行后评估的情形。
第六章 检验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五条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应当对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和检验活动进行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渔业船舶检验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地方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和检验活动进行监督。
第二十六条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应当建立渔业船舶检验工作报告制度。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建立船舶检验业务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建立渔业船舶船用产品强制检验质量监督机制,发现船用产品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应当撤销检验证书或者禁止装船使用。
第二十八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在渔业船舶制造、改造开工前,应当对开工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展检验。
第二十九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对为其提供服务的检修、检测、图纸评审机构进行安全质量、技术条件的控制和监督。
第三十条 渔业船舶的所有者、经营者,渔业船舶设计、制造、改造单位,渔业船舶船用产品制造厂商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向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提交检查、检测、试验报告等相关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十一条 为渔业船舶提供服务的检修、检测机构应当对其出具的检修、检测结果负责。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渔业船舶,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不得受理检验:
(一)设计图纸、技术文件未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审查批准或者确认的;
(二)设计、制造、改造渔业船舶的单位不符合国家规定条件,或者不遵守渔业船舶技术规范的;
(三)渔业船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未选择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维修单位对渔业船舶进行维修的;
(四)用于维修、更换渔业船舶的有关航行、作业和人身财产安全以及防止污染环境的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在使用前未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报废的。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停止检验或者撤销相关检验证书:
(一)违规制造、改造渔业船舶的;
(二)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渔业船舶,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在渔业船舶报废、改籍、改造之日前7个工作日内或者自渔业船舶灭失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申请注销其渔业船舶检验证书;逾期不申请的,渔业船舶检验证书自渔业船舶改籍、改造完毕之日起或者渔业船舶报废、灭失之日起失效,并由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注销渔业船舶检验证书: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废的;
(二)中国籍改为外国籍的;
(三)渔业船舶改为非渔业船舶的;
(四)因沉没等原因灭失的。
第三十五条 申请检验的单位或者个人对检验结论持有异议,可以向上一级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申请复验,接到复验申请的检验机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复验的答复。
对复验结论仍有异议的,可以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提出再复验。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应当在接到再复验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再复验的答复。予以再复验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应当组织技术专家组进行检验、评议并作出最终结论。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责令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告:
(一)超越业务范围开展检验的;
(二)违反规定受理检验的;
(三)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检验人员独立从事检验活动的;
(四)渔业船舶制造、改造开工前未进行开工条件检查或者在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下开展检验的;
(五)未对提供服务的检修、检测、图纸评审机构进行安全质量、技术条件的控制和监督的;
(六)检验机构擅自增加申请材料或者设置前置条件的;
(七)检验机构应当停止检验或者撤销检验证书而未停止检验或者撤销的;
(八)出现重大检验质量问题的。
第三十七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责令改正:
(一)未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的;
(二)未按规定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报告工作情况的;
(三)未建立检验业务管理制度的;
(四)未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的;
(五)未建立渔业船舶船用产品强制检验质量监督机制的。
第三十八条 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未经考核合格从事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的,责令其立即停止检验工作,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立即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取消检验资格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已签发的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无效:
(一)未按照本规定实施检验的;
(二)所签发的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或者检验记录、检验报告与渔业船舶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三)超越规定的权限进行渔业船舶检验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从事国际航行的渔业辅助船舶的检验适用《船舶检验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2号)。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1]
内容解读编辑
《规定》共8章41条,分为总则、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检验业务范围、强制检验、检验技术规范、检验管理和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
(一)厘清渔业船舶检验有关各方职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基础上,《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渔业船舶检验主管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渔业船舶检验监管职责的部门、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的职责分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总体思路,强调中央、地方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渔业船舶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具体由海事局负责监督管理和行业指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渔业船舶检验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国内渔业船舶检验的监督管理,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负责渔业船舶的检验。
(二)强调船舶检验机构的人员配备
结合当前渔业船舶检验人员整体不足的现状,《规定》强调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配足与核定的业务范围相适应的符合要求的检验人员,确保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船舶检验服务,保障船舶检验质量。对于外船籍港渔业船舶作业较为集中,且申请营运检验、临时检验较多地区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配足渔船检验人员。强化了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人力资源保障,确保其为渔业船舶提供及时、高效、便民的检验服务。
(三)明确强制检验技术监督属性
《规定》明确了渔业船舶强制检验是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对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的安全技术状况实施的技术监督服务活动。通过规章强调渔业船舶强制检验技术监督的属性,通过明确渔业船舶强制检验属性消除社会、行业对渔业船舶检验不清晰、不统一的认识,促进渔业船舶安全的源头监管作用的发挥,推进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建设和检验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推进商渔船检验制度融合
《规定》的制定注重落实改革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商船、渔船检验融合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商船、渔船检验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规定》在船舶检验机构及业务范围划分上,与现行商渔船机构管理进行协调统一,均划分为A、B、C、D四类。在渔业船舶检验人员管理、监督管理要求、渔业船舶检验信息系统、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管理等方面,《规定》也与现行的商船检验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度融合,以期通过商渔船检验管理制度的融合,进一步促进商渔船检验体制机制的融合。
(五)明确渔业船舶检验方式
根据渔业船舶检验技术监督的属性,《规定》明确渔业船舶检验要通过确认的方式实施,同时,进一步细化了渔业船舶检验的具体工作方法。即渔业船舶强制检验是通过核查、审查、检查(包括抽查、详细检查、检测或实验等)方式对有关检验项目的技术状况进行确认。交通运输部将根据《规定》明确的检验要求和工作方式进一步优化渔业船舶检验具体制度。
(六)明确了渔业船舶检验质量标准
考虑渔业船舶检验的重点环节,针对当前渔业船舶存在的船图不符、船证不符等问题,《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渔业船舶检验的质量标准。即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确保在检验完成时,图纸符合检验技术规范要求、船舶与图纸相符、证书与实船相符。同时,《规定》在法律责任部分明确了船舶检验机构、船舶检验人员出现违规检验、所签发的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或者检验记录、检验报告与渔业船舶实际情况不相符情况的处理措施。
(七)明确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的管理要求
《规定》强化商渔船检验技术规范管理的融合,参照商船管理的模式,用专章明确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的范围包括与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相关的,涉及航行安全、作业安全及环境保护的检验制度、安全标准和检验规程。明确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的制定、批准、后评估的具体管理要求。
(八)强化渔业船舶异地检验制度
《规定》明确由船籍港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委托船舶的营运地或者维修地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实施检验,营运地或者维修地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不得拒绝接受委托。此项要求强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关于因故不能回船籍港渔船营运检验、临时检验的异地检验制度,进一步推进落实渔业船舶检验的高效、便民原则。
(九)下放了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制定权限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渔业船舶的具体情况差异较大,对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制定权限进行下放。《规定》明确,船长小于12米的渔业船舶,可由省级渔业船舶检验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符合本省实际的检验技术规范,由其明确相应渔业船舶的具体检验制度和技术要求。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规范制定权限下放也是简政放权政策在渔业船舶检验方面的具体体现。
(十)明确了渔业船舶检验报告制度
《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船舶检验的管理,明确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建立船舶检验报告制度。检验报告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全国渔业船舶检验情况,及时分析和解决渔业船舶检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发挥主管部门对渔业船舶检验行业指导的作用。
(十一)明确了渔业船舶检修检测的管理要求
《规定》强化了作为渔业船舶检验手段的检修检测的管理要求。《规定》明确,为渔业船舶提供服务的检修、检测机构应当对其出具的检修、检测结果负责,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对为其提供服务的检修、检测、图纸评审机构进行安全质量、技术条件的控制和监督。同时,强调渔业船舶的所有者、经营者,渔业船舶设计、制造、改造单位,渔业船舶船用产品制造厂商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向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提交检查、检测、试验报告等相关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十二)明确设计、制造、改造、维修渔业船舶单位不符合国家规定条件时的要求
渔业船舶设计、制造、改造、维修单位条件对于渔业船舶检验的基础保障作用,考虑渔业船舶设计、制造、改造、维修单位现状,《规定》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有关要求,明确设计、制造、改造渔业船舶的单位不符合国家规定条件,或者不遵守渔业船舶技术规范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不得受理检验。同时,明确渔业船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未选择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维修单位对渔业船舶进行维修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不得受理检验。 [2]
参考资料
1. 渔业船舶检验管理规定 .交通部[引用日期2020-01-20]
2. 《渔业船舶检验管理规定》政策解读 .交通部[引用日期2020-01-21]
-
船舶发生碰撞由谁处理
一、船舶发生碰撞由谁处理船舶发生碰撞的国,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
-
船舶注销如何办理
一、船舶注销如何办理如果船舶因所有权发生转移要注销登记的,原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
-
钓鱼小艇属于海商法的船舶吗
钓鱼小艇属于海商法的船舶吗不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对船舶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第三条?本法所称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和2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其法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年薪50万女子择偶标准要求千万年薪引热议:门当户对不应该吗12-21
- 诉讼离婚可以请法院申请调查吗要多久吗12-12
- 离婚诉讼中要怎样申请法院调查取证12-12
- 离婚证据怎么取证12-12
- 离婚申请财产调查取证应如何做证据12-12
- 离婚如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书12-12
- 离婚诉讼如何申请法院调查证据12-12
- 起诉离婚法院会调查双方吗12-12
- 起诉离婚法院会调查对方吗12-12
- 起诉离婚法院会调查男方被告吗12-12
- 离婚诉讼后法院会不会调查对方12-12
- 女友收50万彩礼后出轨前男友 高额彩礼难追回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