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再好,这5样东西也别乱借,后果很严重…其他

知识产权律师 2023-11-26 20:25
人与人的交往,总是需要互相帮助,但很多时候,有些东西,真的不能轻易借出去,无论你们之间感情再好,这5样东西,一旦借出去,你自己身上也会背负着一定程度的风险。

银行卡 很多时候,将自己的银行卡借给别人,有很大的法律风险,一旦被用来进行电信诈骗或其他违法行为,哪怕你对此不知情,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7月21日上午,远在吉林省通化县的杜某被松滋市公安局新江口派出所专案民警抓了一个正着。刚开始他还是一脸蒙圈,知道得知自己外借给朋友的银行卡涉嫌电信诈骗高达50万的时候,他才懊悔至极。

杜某:我朋友找我借银行卡,我想着反正也用不着,就借给他了!谁知道竟然也犯法!

我本来担心他借我的卡是拿来给网上赌博的人洗钱,所以一开始我是不同意的,但是他三番两次的请我吃饭,我就有点不好意思,便把八年前办的一张银行卡借给他了!

按杜某的陈述来看,他本来不想借,也有一定的警惕心,但耐不住好友的软磨硬泡,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好友如何劝说,一定要义正严词地拒绝。

目前,犯罪嫌疑人杜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医保卡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医保卡也不能借给别人使用,否则就相当于骗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因为医保统筹基金里的钱是广大参保人的钱,你把卡借给没有医保的人使用,其实就是在骗取医疗保障金。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背负刑事责任。

另外,如果曾有借出医保卡的记录,在购买保险、贷款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医保记录是成为保险公司理赔的重要依据,把医保卡违规外借,保险可能会遭到拒赔的。 私家车 朋友找你借车,你借还是不借呢?

实际上,随意借出机动车给他人的确得承担很多法律风险,一旦发生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可能就是你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遇下面四种情况,借车人也得承担法律责任!

1、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3、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4、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朋友借车,该如何防范风险?

首先,查车。检查自己车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刹车不灵、车灯不亮、胎压不均衡等问题,如果存在隐患,也是不能外借的。

其次,查照。看朋友是不是有驾照,驾照的准驾车型与车辆是否吻合;

查人。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一起喝酒时,万一你没看管好自己的车钥匙,被别人拿走了,也有可能因为未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而需要承担责任。 身份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规定,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至于民事责任,如果明知道借用人是办理信用卡而出借身份证,那就存在过错,而且属于明知道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行为而不予否认的情形,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对于借用人的办卡行为不知情,办卡人就属于无权代理,属于冒用他人名义从事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行承担还款责任。

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免受处罚,还是为了避免他人权益受损,都不要出借身份证。

房产证 出借房产证有两大风险:

风险一:被借去抵押贷款。如果贷款人还不上钱,那你的房子可能就要被银行拍卖处理。

风险二:不知情的状况下被调包。

饭不能乱吃、话不能乱说,东西也不能乱借。这些规避风险的常识,你都知道了吗?如果你觉得,还有什么东西是不能乱借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延伸阅读
  • 养殖场因环保关停有补偿吗

    一、养殖场因环保关停有补偿吗,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对禁养区内合法的养殖场进行关停的,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要进行经济补偿。,二、相关法律规定,《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二

  • 竞业限制争议是否要经过仲裁

    一、竞业限制争议是否要经过仲裁,因竞业限制争议产生纠纷的,是属于劳动争议的一种,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 合同上有勾画痕迹有效吗

    一、合同上有勾画痕迹有效吗(《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合同上有勾画痕迹的,合同如果是被伪造的或者签订后被修改的,该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合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