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车具体法律法规(借车给朋友哪些情况要承担法律责任)其他

济宁律师 2023-04-12 07:20

1.借车给朋友哪些情况要承担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49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 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9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四)其他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因此车主将车辆借给他人只有在车主有过错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且是按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地说,“过错”包括下列情形: 1、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车辆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没有驾驶资格的 3、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4、其他过错情形。

2.向别人借车请遵守“借车界”哪些规定

向别人借车 请遵守“借车界”6条规矩 1、开车请温柔再温柔 开借来的车要比飘柔还温柔,一些开自己车时的坏习惯要改掉。

例如在等红绿灯时不要抢秒、堵车时不要随便跟人挤,遇见泥路、水路、坑洼地段能躲则躲,躲不过的也要小心慢行。 2、车内的物品不要乱动 很多车主都会习惯把一些常用品、食品等放在车内,以备不时之须。

在这里建议借车的人不要在未得到车主的同意下,随意移动或者使用它们。哪怕你是好心想帮人家收拾一下,也请提前打个招呼,要不然很可能好事做坏事哦。

3、使用时间很长的话 给车主报个平安 如果使用时间过长,一定要记得给车主报个平安。毕竟你把人家宝贝儿开了出去,人家总是会牵肠挂肚的。

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你好他也好啊。 4、如遇刮蹭事故 坦诚告知并负责维修 万一不幸有了小磕小碰,主动告诉车主并承担维修费用,千万不要隐瞒。

还车前最好也绕车一圈检查一下,是不是有些地方自己在不注意时刮蹭到了。 5、归还前加满油把车清理干净 还车前,记得要把油加满并清洗干净。

反正这也花不了多少钱,人家帮了你的尽快,你也别让人家吃亏了。 6、记下车牌号事后查违章处罚 并主动承担 还车后记一下车牌号,在随后的1-2个月内查一下交通违章记录。

看看有没有自己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判罚违章的。如果有主动打电话给朋友说,并承担相应的处罚。

3.借车给朋友哪些情况要承担法律责任

作为车主,首先你千万要记得这4种情况借车给别人,出了事故你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1、车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并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3、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4、其他应当认定车主有过错的。

4.法律规定关于借车出事后驾驶员逃避赔偿责任该谁付,

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上是《侵权责任法》关于所有人和使用人不是同一人的规定,所有人对损害发生有过错的,才承担责任,他承担的是过错责任。

比如明知借车的人没有驾驶证、或者酒驾,或者明知自己的车的刹车有问题等等,换句话而言,如果所有人没错,所有人是不应该承担责任的。那么交强险赔付后不足的话,使用人就是逃逸的那个人承担。

延伸阅读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夫妻个人债务及共同债务案件法律适用

    发布部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文号:沪高法执[2005]9号为进一步规范夫妻个人债务及共同债务的执行程序,统一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企业法律顾问职业主要职责有哪些

    一、作为企业法律顾问,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解答企业经营人员的法律问题。,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些法律上的问题,大到公司破产,小到员工社保,法律顾问均可通过电话或信函方式解答

  • 违反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第二条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介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和省关于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除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和处理外,需要追究相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