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劝酒者或者有过错的同饮者需要担责其他

法临 2022-11-15 06:06

下列五种情形,劝酒者或者有过错的同饮者需要担责。

1、劝酒致饮酒人伤亡,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是否有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劝酒人应当对饮酒人酒量和承受能力作出符合常理的必要判断,并给予饮酒人必要劝阻的注意义务。如果没有尽到注意义务,造成饮酒人伤亡的,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均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作为共同饮酒、就餐者,在同桌人饮酒后如果未尽到完全的安全提醒、护送义务,饮酒者发生意外的,那同饮者也存在一定的过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然而,主要责任应由受害人自己承担,比例约为60-70%。组织者、同饮者、劝酒者承担次要责任,为30-40%。

2、劝未成年人饮酒导致严重后果的,又该承担怎么样的责任?

劝未成年人饮酒,分两种情况:如果饮酒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上,18岁以下),由此导致的后果,劝酒者承担次要或同等责任。如果饮酒者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下),劝酒者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

3、如果对方原来就患有疾病,酒后诱发身亡的,责任又该如何承担?

道理同上,劝酒者承担次要责任。如果明知对方身患疾病不能饮酒,仍再三劝酒,劝酒者的过错加深,需承担同等责任。

4、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的,劝酒人和同饮者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如何才算尽到“劝阻义务”?

如果没有尽到劝阻义务,仍然承担次要责任。尽到“劝阻义务”,例如明知对方要开车,就不能默许对方饮酒;明知对方喝了酒,就要阻止对方不开车,找代驾或送其回家直至交付其同住家属。

5、没有把醉酒者安全送达,如把对方送到小区门口,在上楼过程中摔伤,各方又如何承担责任?

劝酒者应当承担妥善安置和救助醉酒者的义务;如果撒手不管,则构成不作为的违法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造成的损害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典型案例

某理发店老板张三组织大家吃火锅,包括小红在内一共6人。当晚8时,醉酒后的小红来到理发店休息。小红母亲张女士电话得知,小红喝了酒。不久,小红男友李四赶来,但小红不想走。无奈之下,李四把小红送到自己开的商铺内休息,并向张女士保证第二天上午8时将她送回家。

第二天上午,不省人事的小红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死亡原因为急性酒精中毒。于是小红父母将与小红一同喝酒的5人及小红男友告上了法庭。法院审理后认为,张三作为活动组织者负有提醒、劝告乃至照顾等义务,应承担20%的责任;两名成年人参与者小唐、小罗只是参与了聚餐饮酒,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有过错;另两名是未成年人,其主观上不存在疏忽大意之过失,不担责。李四答应第二天送小红回家,在护理过程中没有密切关注,承担20%的责任。最终法院判决张三和李四各赔偿2.7万多元。

因此,酒虽好,但喝好就好,切莫贪杯、劝酒,请大家文明饮酒。

延伸阅读
  • 喝酒打架拘留多久,双方都动手了

    【好友聚餐饮酒过量,一言不合光膀子大打出手,原因令人哭笑不得】近日,山东菏泽。两人街头大打出手的画面被路人记录,整个过程中也有路人上前阻拦,可打人者依旧不停手,经民警调查,两人是好友关系,因使用手机问

  • 中午喝了酒,晚上出事是不是工伤

    中午喝了酒,晚上出事是不是工伤不能算是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 饮酒死亡工伤认定

    一、工伤是指企业职工和个人雇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人身损害或者罹患的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必须同时具备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造成事故伤害三个要素才能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