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余杭区:坚持专业化发展守护网络空间安全互联网纠纷

检察日报-要闻版 2024-01-29 09:24

互联网检察的“余杭实践”

杭州余杭:坚持专业化发展守护网络空间安全

杭州未来科技城,头部互联网企业集聚之地。身处“群雄”之中,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也是“非一般”的存在:成功以公诉程序办理网络诽谤第一案“女子取快递遭诽谤案”;办理的全国首例组织“刷单炒信”(指寻找“刷手”进行虚假交易,以不正当方式提高商品销量、用户好评度和店铺信誉)案入选“推动中国互联网法治进程十大事件”;办理的全国首例“撞库打码”(指黑客通过收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尝试批量登录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录的用户信息)案入选浙江互联网检察十大影响力案例……

互联网检察的“余杭实践”早已成为全国检察机关的参考样板。如今,余杭区检察院又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院。一路高歌猛进,这个小院究竟有何“秘诀”?近日,记者走进这里,寻找答案。

攻坚克难夯实证据

作为浙江省首个设立互联网检察部的检察院,余杭区检察院的每名干警在办理网络犯罪案件时都十分用心。在互联网检察部办公室,主任陈轶群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件背后的故事。

2023年3月23日,一起以“跑分”为作案手法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被公安机关移送到该院审查起诉。对于此类案件,承办检察官早已驾轻就熟,但在仔细审查后发现,该案颇为复杂,不仅团伙作战、远程操控、金额巨大,而且犯罪嫌疑人始终拒不认罪。如何突破僵局、顺利起诉,成为办案的关键。

面对有限的证据,承办检察官决定开展自行补充侦查,通过反复查询网络轨迹、资金去向和聊天记录,锁定了两名“卡农”的身份,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将认定的银行卡账户资金增加至1400万元,被害人增加至91人。铁证之下,犯罪嫌疑人最终认罪。

攻坚克难、夯实证据,是余杭区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的一贯遵循。据悉,该院督促、引导180余名电信网络犯罪及关联犯罪涉案人员退赃、退赔850余万元,切实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此外,该院与知名互联网企业联合推进“绿网计划”,定向推送检察官提醒及普法短视频,累计访问量达120万余人次,实现了精准预防犯罪的效果;与区网信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互联网企业建立协作机制,实时移送办案中发现的网络违法信息、平台禁限售物品等线索,及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对平台企业进行行政指导、约谈,已推动相关部门督促网络平台检测下架违禁药品、电话卡多插设备等商品,屏蔽违禁关键词50余个。

探索创新专业化办案模式

“都说网络犯罪案件难办,我们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专业。”余杭区检察院检察长鲍键始终向全院干警传递这一工作理念。在“求专业”理念的引领下,该院针对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激增且类型多、案情复杂、专业程度高等特点,自2016年开始探索网络犯罪专业化办案模式,成立了网络黑客类犯罪办案小组和网络侵财类犯罪办案小组。

2021年,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余杭区互联网经济集中的特点更加突出。为更好服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余杭区检察院又专门组建浙江省首个互联网检察部,履行网络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与相关社会治理等职能。

有了专业机构,高质效的专案专办便进入了“良性循环”。该院采用“确定罪名+固定类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网络犯罪的特定管辖范围,由互联网检察部专门负责办理计算机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犯罪案件以及其他新型网络犯罪案件,一体履行与网络犯罪打击治理有关的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我们以此合理把握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和广度,审慎区分技术创新与违法犯罪,实现网络犯罪案件依法、高效、精准办理。”陈轶群说。

据介绍,余杭区检察院善于提炼司法经验,先后出台了《网络犯罪案件证据审查指引》《电信网络诈骗及上下游关联犯罪证据收集审查指引》;探索信息科技赋能办案,自主研发“电子数据智能分析系统”,通过对电子数据智能检索、分析,实现对电子证据精确提取、固定和可视化示证,破解海量电子数据的审查分析和应用难题;与知名网络公司合作研发“云上取证”小程序,有效解决网络犯罪案件被害人和证人跨区域取证难的问题。

人才培养精准施策

案件都是人办出来的,而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的难处在于技术问题。如何打通技术与业务之间的壁垒,真正培养懂网络技术、精检察业务的互联网检察人才?余杭区检察院一直在探索实践。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余杭区检察院推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加强互联网检察人才个性化职业规划,架设人才成长“阶梯”;与辖区大型平台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分批派办案骨干到企业实地交流;引进省级互联网犯罪研究基地,承办“互联网法律大会·检察论坛”、最高人民检察院“电信网络诈骗追赃挽损与财产处置”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等。

综合施策下,余杭区检察院走上了互联网检察人才快速发展之路——6名检察官入选浙江省级以上互联网相关人才库,互联网检察办案团队先后获得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全国巾帼文明岗、集体二等功等多项荣誉,两年内办理的全国首例“撞库打码”案、“女子取快递遭诽谤案”、全国首例儿童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等三件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

在办理全国首例儿童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时,余杭区检察院发现某短视频App存在私自收集儿童个人信息等情况。为织密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护网”,该院对涉案短视频App公司提起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该公司立即停止侵害行为并进行整改,由此带动辖区互联网企业完善行业规则,推动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

正是在办理一系列“首例”、典型案例的过程中,余杭区检察院逐渐完善网络犯罪案件“办案+综合治理”机制,在网络空间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余杭区检察院始终守住‘稳’的底线、保持‘进’的态势,以检察同行保障发展同步,做好党委法治助手,为更好服务余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余杭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红丹对此给予高度肯定。

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上创新创优

全国人大代表、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康养推进室营销部营业课课长 刘廷

我时刻关注检察院的工作,也多次实地视察调研。前不久,悉闻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深入查办互联网犯罪案件,办理多个全国“首例”,获评“全国模范检察院”时,感觉实至名归。2024年1月1日国务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施行,该院1月2日就积极行动,向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存在监护失职的家长制发督促监督令,值得拍手叫好。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建议余杭区检察院在今后的检察履职中,进一步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上创新创优,多元协同共治,更加严格地履行保护义务,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院一品·“云上护蔚”检察文化品牌

余杭区检察院赓续良渚先民“求索与创造”的文化基因,立足互联网产业聚集、新型网络犯罪多发的区情、院情,在浙江省检察机关率先设立互联网检察部、成立专业化队伍,打造“云上护蔚”检察文化品牌。这里的“蔚”指“蔚蓝”,表示该院以守护蔚蓝网络空间为目标,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深入参与网络社会治理,在检察办案中不断厚植文化根基,推动形成“人人有互联网检察思维、人人懂检察大数据战略”的浓厚互联网检察文化氛围。

延伸阅读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